在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問題:把大象裝進冰箱,需要分幾步?有步驟的回答是把冰箱門打開,把大象裝進去,然后再把冰箱門關上。答案沒毛病!前段時間2G退網頻頻被提起,2G退網是如坊間流傳的一則話題一樣分步驟把大象裝進去還是一腳把大象踹進冰箱,答案毋庸置疑,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和中國電信將分階段分步驟實施退網,即先是對2G用戶的新增按下停止鍵,然后把存量用戶轉移其他網絡,最后對原有網絡進行清理。如同要把大象裝進冰箱這一步驟一樣,把存量用戶向其他網絡過渡,這是艱難的一步,主要的艱難在于,怎么樣把這些原有的海量客戶穩(wěn)步平移。
據相關資料顯示,至2020年5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是15.92億。同時公布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用戶為13.19億。按照這個數字可以做粗略的預估是,總數減去使用移動互聯(lián)網用戶,剩下的大概可以判定為功能機用戶,也就是2G用戶,大約近3億的規(guī)模,這是一個不小的體量。可能這與我們日常的感知是有差距的,除了老年人的部分手機還是功能機之外,這些用戶在哪里呢?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的人群。一、功能機用戶,這些用戶很多是老年人,他們對新生事物缺乏信任感和求知欲,已經養(yǎng)成了固定的使用習慣,不易也不愿更改。有的老年人甚至對智能手機的便利操作心生恐懼,生怕誤操作會帶來損失。這些用戶不愿意換機,更沒有換卡,對于他們來說,簡單的電話功能足夠了,不需要升級。對這樣的存量客戶,不能簡單粗暴地給他們換卡,強制遷移到4G。二、早期的物聯(lián)網客戶,早期的物聯(lián)網業(yè)務中,對數據通信的要求并不高,EDGE甚至GPRS都可以完全實現基礎連接的數字化。如今這些連接完全可以被4G或者物聯(lián)網專網取代。但是,這些客戶要更換連接模組,也是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的。一般借助系統(tǒng)升級或者擴容改造工程的時候,同步完成這些客戶的遷移,才是最經濟、最合理的理想方式。但如果在短時間里,原有的物聯(lián)網系統(tǒng)沒有調整機會,一般運營商不太可能主動去找客戶做遷移。畢竟要做的事情太多,這種對業(yè)績貢獻不大,客戶需求也不迫切的事情,往后放放也無妨。三是沉默用戶,這些沉默用戶是指訂購了夢網業(yè)務但卻沒有使用業(yè)務的客戶。進行夢網業(yè)務整改,清理虛假訂購業(yè)務的時候,"沉默用戶"與"單條資費過高"都曾是重點清理對象。2G的沉默用戶是長時間沒有產生通信行為的用戶,有的是套餐訂購時送的卡,有的是用戶長時間不用,忘記了甚至廢棄了的。但是,這些沉默的正常用戶并沒有欠費,不符合銷戶的條件,所以依舊存在于運營商的統(tǒng)計報表中。對于電子商務公司來說,即便是業(yè)務黏性再強,擁有忠誠度極高的用戶,只要用戶不發(fā)生購買行為,就沒有收入了。電信運營商則不同。他與客戶簽署的是租約模式的商業(yè)合同,不是客戶一個月買一次業(yè)務,而是一次簽約,長期付費。只要契約沒有終結,就意味著客戶一直在給運營商貢獻價值。
物聯(lián)卡之家(creativeprojectskenya.com)認為,在沒有合適的時間點和機會點的前提之下,趨于不同的使用群體和使用需求,把目前存在的2G用戶搬到4G上,對運營商來說,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最主要的是,要對目前近3億規(guī)模的2G用戶進行識別、梳理,進行有針對性地實施搬遷,如果可以實現用戶在不換卡不換號就可以實現用戶終端網絡的自動切換,這是比較便捷的選擇,但如果把這2個多億的海量用戶,都穩(wěn)妥地或遷移或清理,短期內還是一件極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